
——2021年新年贺词
莱芜煤机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兼莱芜装备公司党总支书记、董事长 冯涛
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,2020年即将画上圆满句号,我们即将迎来充满希望、生机和活力的2021年。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,我代表公司党委(总支)、行政,向辛勤工作在各个岗位上的广大干部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,祝大家新年快乐,万事如意!
寒暑更替,春华秋实,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。2020年,是莱芜高端装备制造园区改革和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,是成效卓著、硕果累累的一年,更是深入融合、业绩凸显、创造辉煌的一年。
这一年,我们内建“三个”平台,打造高效规范的现代化企业。建立标准化、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平台,起草管理文件183项,解决了诸多管理漏洞、缺项和空白点;建立程序化、高效化的精益生产平台,取得了疫情防控阻击战、厂区搬迁突击战、安全生产攻坚战“三大战役”的全面胜利;建立具有持久活力的技术创新平台,新型煤泥高效压滤机顺利通过工艺性试验,累计完成各类创新、创效项目50多项。
这一年,我们外争“三个”资源,为新园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。积极争取外部政策资源,实施政策创效;积极争取人才资源,聘请国内顶尖的化工专家对输送带产品及工艺配方进行改进和强化,聘请了外部质量监理,新招聘48名大中专毕业生如期上岗,补充了企业新鲜血液;积极争取市场资源,与中德公司在高端输送带业务方面实施了“职工、技术、市场”三共享合作机制,与中国重汽、山东中车、济南重工等济南市80余家重点企业进行了交流和对接,已签订合同订单500余万元。
这一年,我们强化“三项”内容,实现新园区的提质增效。通过内部市场化实现提质增效。修订完善了工时定额,改变了原有的工时定额不统一、不规范的情况,侧重向苦、脏、累岗位倾斜,做到同工同酬、多劳多得、奖勤罚懒;通过深入推进工作写实实现提质增效。通过写实,发现并解决“一人多机”存在的问题与缺陷20余项,技术人员深入到生产一线,提出优化方案60余项;通过推进自动化生产线实现提质增效。油缸事业部实现从单台到两条自动化生产线的应用,生产效率同比提高一倍以上。
这一年,我们抓好“三项”工作,树立莱芜园区品牌新形象。强化素质提升,建立学习型企业。开展了读书会活动,组织班组长及关键岗位生产骨干到青岛企业学习培训60余人次,组织5批共36名技工到新设备厂家现场培训,极大提升了职工业务技能。强化党建引领作用,展现“硬核”担当。开展“党建引领展风采”系列活动,涌现各类标兵40余名。加大对外宣传报道力度,在省级以上新闻媒体刊登各类稿件80余篇,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。强化效能监察,今年共实施督查项目107项,全部实现了闭合管理。树立莱芜园区新品牌,开展了品牌班组建设,生产班组由原来的80个减少到53个,彻底消除无党员班组。制作了企业文化理念展示排版、文化墙、安全警示标识等,举办了升国旗仪式、环厂接力赛等活动,展现了新园区新面貌、新形象。
这一年,我们办成了引领发展的大事要事,攻克了一批制约发展的急事难事,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。莱芜园区先后被授予“中国煤炭机械工业50强、中国煤炭机械工业智能制造标杆企业、中国煤炭机械工业优质服务企业、山东省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成绩突出集体、济南市优秀贡献企业、济南市内部保卫工作集体嘉奖、山东能源模范职工之家、济南市莱芜区民兵工作优秀单位、山东能源五四红旗团委”等荣誉称号,继续保持了“省级文明单位”称号。
一元复始开新宇,万象更新启壮图。2021年是莱芜园区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一年,更是充满生机、继往开来的一年。新的一年,新的起点,我们要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,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,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,深刻把握园区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、新问题,全面落实“1335”的工作思路,内强管理,外拓市场,同频共振,务实高效,将园区的工作部署落实到行动上,落实到成效上,落实到发展上,以锲而不舍、持之以恒的努力,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,打造“2021经营管理创新年”。
风正济时,自当扬帆破浪;任重道远,更须策马加鞭。站在新起点,奔向新征程,我们完全有信心、有能力开创莱芜高端装备制造园区发展的新局面。让我们以昂扬的斗志、必胜的信心、崭新的精神风貌,开拓创新,奋发进取,励精图治,埋头苦干,扎实做好各项工作,使莱芜园区伴着新年的钟声,百尺竿头,更进一步,谱写更加辉煌绚烂的新篇章! |